举报比亚迪排放超标,长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作者 | 张凯旌
编辑丨赵普
【资料图】
来源 | 野马财经
两大新能源国产品牌因为“环保”的事撕起来了!
5月25日上午,长城汽车(601633.SH)突然发布一则声明,举报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并称已于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递交举报材料。
来源:长城汽车微博
比亚迪(002594.SZ)也不甘示弱,火速回应:“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比亚迪还表示,测试车辆是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中汽中心(天津)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严格来说该测试车辆并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即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鉴于以上,认为检测报告无效。“比亚迪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
来源:比亚迪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方面目前尚未直接回应“常压油箱”以及“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举报风波对两家公司的股价都产生了影响。截至5月25日收盘,比亚迪单日收跌2.41%,长城汽车单日收跌6.17%,举报一方长城的跌幅还要大于被举报的比亚迪,被网友吐槽“伤敌200,自损800”。
在这个时间节点发难,长城汽车有什么用意?比亚迪污染物排放到底有没有超标?
针对比亚迪秦、宋是“定点爆破”吗?
尽管举报结果还不确定,但长城此次的举报时机以及针对的两款比亚迪车型,都颇为耐人寻味。
5月26日,恰好是北京市配置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的日子,这也意味着市场即将迎来又一批车主的购置高峰期。
此外,5月25日还是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正式上市的日子,其官方指导价为13.58万元-15.98万元。珠玉在前,今年2月秦PLUS DM-i“冠军版”面世后,已经连续两个月成为新能源轿车销冠。
长城汽车选择在这两个节点事件前对比亚迪公开举报声明,真是算准了“七寸”。
延长时间线来看,宋PLUS DM-i和秦PLUS DM-i都于2021年3月上市,目前已经发展为比亚迪旗下新能源车矩阵中的“扛把子”。
其中,宋PLUS DM-i定位为宽体超混SUV,在2022年的销量高达38.8万辆,同期定位为紧凑型轿车的秦PLUS DM-i的销量则为18.85万辆,两者在比亚迪所有车型中排名前两位。
如果计算上市以来总销量的话,秦PLUS DM-i自2021年3月上市以来已销售近47万辆;而宋PLUS DM-i更是正迫近60万辆大关。不过,后者自去年11月以来,月销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来源:懂车帝
懂车帝显示,目前秦PLUS DM-i的经销商报价在9.98万元-16.58万元;宋PLUS DM-i的经销商报价则在15.48万元-21.88万元。
对比来看,长城旗下哈弗枭龙系列、哈弗二代大狗、魏牌拿铁、摩卡、玛奇朵等众多插混车型,经销商报价都在14万元-23万元之间,与比亚迪这两款车处于同价位区间,双方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插电混动车型是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武器之一。2022年,插混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0%,远超纯电动的82%。而此前长城在插混方面采用、搭载在魏牌车型上的DHT技术所带来的销量并不及预期。
于是今年3月,长城又发布了最新的Hi4智控四驱电混技术,号称用四驱性能实现了两驱的油耗,也被业内视为是长城与比亚迪插混较量的另一关键技术。
目前,长城的销量已被比亚迪拉开了差距。今年1-4月,长城累计销量33.73万辆,同比下滑21.67%;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42671辆,同比增加了不足3400辆;另一边,比亚迪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6.24万辆,同比增加94.3%。
来源:罐头图库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认为,不排除长城汽车背后有打击竞争对手意图的可能性。通过这次举报,比亚迪的品牌力会受到一定损害,如果能让消费者产生比亚迪不环保的认知,还会影响其后续的购买决策。
长城举报了啥?
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的排放问题到底指的是什么内容,真能撼动比亚迪的销量吗?
有行业人士表示,所谓“不达标”对应的标准,指的是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下称“国六排放标准”)。
而声明中提到的“常压油箱”,在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前是很常见的配置。简单而言,汽油在常温常压下就会挥发,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不仅会导致油箱内部气压过高,还会造成浪费。所以油箱设计出了“碳罐系统”,让汽化后的油通过管道吸附于活性炭上,这样一来发动机再启动的时候产生的气流就能把这些吸在炭上的油带走进行充分燃烧,既经济又安全。
但这套系统并不能用于插电式混动,因为混动的车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电机驱动,汽油会在油箱里存很长时间不动。这样一来,大量汽化的汽油一旦超过活性炭的吸附上限,就会排到空气里造成污染。
而这也恰好对应国六排放标准中对“蒸发污染物”的定义:汽车排气管排放之外,从汽车燃料(汽油)系统损失的碳氢化合物蒸汽。
来源:国六排放标准
但混动的车,一样要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如本次声明中提到的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其排放限值需维持在0.7g/test以内。
来源:国六排放标准
在此背景下,插电式混动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高压油箱。其特点是,会有一个隔离阀关闭碳罐与油箱间的通路,将汽化的油锁在油箱里;同时这类油箱的承压能力更强,不会因气压过高产生安全等方面的其他影响。
不过,为了实现更强的承压性能,高压油箱的成本也会更高,毕竟要耐高压的是一整条燃油系统。为此,有些整车厂会采用轻量的钢制油箱替代传统塑制油箱,更有甚者的生产成本在钢制油箱之上。
因此,如果真如长城所说,那么是存在比亚迪排放超标的可能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油气方面也申请了不少专利。比如一项在2021年3月申请,目前正在“审中”的“油气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专利,其可以实现燃油蒸汽液化后掉落回油箱内,从而避免因燃油蒸汽过多导致的油箱压力升高。
来源:企查查
此外,长城在声明中也提及了“产品型号”。行业人士表示,不同产品型号对应的是不同批次的车,所以仅凭两个产品型号也无法概括相应车型的整体情况。
另据了解,车辆出厂都会由工信部颁发授权合格证,一致性证书及环保清单,如果不符合标准无法售卖,检测场也不会给验车。
基于以上背景,目前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一个对于长城的不利情况是,此前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对于蒸发排放污染超标的实际处罚,并无案例可循。
怒怼友商是长城的习惯吗?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长城第一次对其他车企发难,早在比亚迪之前,长城已经怼过吉利、问界等众多车企。
2018年,长城汽车在官方微博声明称,遭到了某品牌“黑公关”的恶意攻击,其中便涉及吉利汽车(0175.HK)。声明提到,一个名为“吉利汽车公关分群5”的微信群内容主题为号召水军在各大网络平台吹捧吉利、抹黑长城,“吉利汽车虽对此事进行了官方声明,但某品牌拥有海量水军是不争的事实”。
来源:长城汽车微博
2022年,长城汽车魏牌CEO李瑞峰又炮轰增程式混动技术,言语中直指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以及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系列。“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
不仅如此,李瑞峰一度连发6条微博,直接将“魏牌CEO开撕华为余承东”的话题推上了热搜。
来源:微博
今年5月,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还曾在哈弗枭龙发布会上称:“有个别企业,却把养水军当作第一生产力。近期大家感受可能会更深,就连‘a柱变形’‘行驶中自燃’这样触目惊心的事件,也能完全控评,鸦雀无声。”
事实上,这种怼天怼地的发声方式在新能源车圈内并不鲜见,业内还专门将其命名为“碰瓷式营销”。
比如岚图在4月揭晓的一场驾控对决中,称自己“碾压”了保时捷、奥迪、蔚来和极氪。
此外,理想汽车CEO理想、问界余承东、蔚来CEO李斌等老板,都曾曝出过不少金句:“理想L9是500万元内最好用的家用SUV”“我们的新车(问界M7),舒适性要超过埃尔法、雷克萨斯LM(价格上百万),超越所有的高端车、豪华车、MPV的舒适感”“现在谁还买燃油车,爱闻汽油味道吗?”……
老板们纷纷“口无遮拦”的背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先进技术早已不是影响销量唯一的指标。某些场景下,CEO和品牌输出的观点、引导的舆论也可能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部分。
不过,最终真正值得厂商关注的,还是客户的使用体验、以及服务效率。仅仅是制造噱头,并无益于车企长期稳定的成长。长城举报比亚迪也是同理,关键还是看风波过后,两家品牌的产品是否能在某一点上打动消费者的心。
你如何看待长城“手撕”比亚迪排放不达标?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