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有过多次互联网创业经历的创业者,过去创业公司的资金来源基本靠自己和美元基金,但近两年感受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国内信贷资金对科创企业的支持越来越大,贷款资金成本也很低。这对像我们这样的科创企业来说是好事,债权资金和股权资金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北京新清泰克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清泰克”)创始人林赟对记者表示。
科创企业在经营初期往往面临着有技术、缺资金的主要矛盾,过去,资金“输血”这类企业高度倚重创始团队的自有资金和外部股权融资,银行信贷资金囿于传统的授信风控标准不敢参与。现在,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银行纷纷探索符合科创企业特性的授信模型和风控标准,创新信贷产品加入科创金融“大军”。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在京的科创企业和人民银行营管部,了解到目前北京的科创企业贷款保持量增面扩态势;同时,银行在参与科创金融的实践中,探索积累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授信审批和风控经验,加之政策的鼓励和支持,逐步形成了银行与科创企业的良性互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股债融通 订单更多了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通嘉宏瑞”)是一家泛半导体行业干式真空泵装备及系统技术服务供应商,记者走访公司的生产车间发现,过道两旁摆满了刚生产出来的设备等待发货。乘着近几年国内光伏产业大发展的“东风”,为下游光伏组件生产企业提供真空泵设备的通嘉宏瑞也享受到了订单火爆的业务快速增长红利。
“2023年人员增长2~3倍,产量和收入较去年均增长4~5倍,我们现有的厂房已经达到产能极限,2万多平方米的新车间将很快投入使用。”通嘉宏瑞研发副总经理魏民对记者表示。
做设备维护服务起家的通嘉宏瑞多年前主动谋求业务转型升级,将目光瞄向了处于上升通道的光伏产业。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适用于光伏组件制作领域的真空泵设备进入客户试用阶段,正是资金投入的关键时期。据通嘉宏瑞财务总监王亚介绍,彼时公司尚未完成第一轮股权融资,但如果要等到股权融资到账再推进下游客户验证,企业的发展节奏就会停滞,在这关键时刻,企业需要一家银行提供贷款支持,解决用于新产品生产的资金需求。
“当时公司年销售额只是千万元级,上一年度还处于亏损的状态,财务数据并不好看。”杭州银行(600926)科创金融事业部总部总经理助理彭彬说,我们看好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机遇期,以及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决定给公司提供500万元信用贷款用于经营周转,成为公司的首贷银行。同时为企业对接了政府担保公司,又追加了500万元额度。不久后,通嘉宏瑞完成了第一轮股权融资,财务情况得以缓解。
信贷资金“解近渴”
对科创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来说,股权资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相反,信贷资金可以解决生产所需的资金周转难题。
王亚表示,股权资金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资金具有永久性,但不足是容易稀释公司股权,甚至是控制权。银行信贷资金成本低,且不会分散创始团队控制权,容易满足企业紧迫的融资需求。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迪顶峰”)是一家围绕心血管疾病开发高品质设备及高端耗材的创新型企业,公司研发的用于左心耳外科闭合手术的设备已获批上市,为国内首创。
不过,产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是一个漫长且对资金需求量巨大的过程。“银行的信贷支持帮了大忙”,迈迪顶峰运营副总裁张峥称,通常1例病人的临床试验成本要达到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而从产品研发出来到最终上市,基本要做百例以上甚至两百多例的临床试验。以北京银行为例,近5年累计为我们提供授信金额超6000万元。
低成本信贷同样解决了新清泰克产品生产所急需的一笔资金。这家公司基于3D视觉核心算法生产的HoloMotion智能运动风险检测监测设备产品,现已应用到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教育及科研教学等多个领域。2022年,公司拿到了两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服务订单,急需一笔资金采购设备生产原材料。彼时恰逢央行创设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为公司申请了期限2年的400万元设备更新改造贷款。
“我们此前从未接触过银行贷款,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没想到贷款很快就批下来了,很惊喜。”林赟称,公司正处在业务快速扩张期,流动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此前仅靠股权融资,受疫情影响,寻找合适的投资方时间长且融资成本高。相比之下,这400万贷款财政贴息2.5%,公司所承担的实际利率仅为0.7%,大幅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缓解了公司燃眉之急。
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
银行练内功+政策支持
随着越来越多银行通过信贷的方式支持科创企业,科创企业可以更好利用债权、股权两种融资渠道优化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不过,这对银行的风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多位从事科创企业贷款的银行人士反映,向科创企业发放贷款时,各家银行多实行单独的客户准入及分类管理体系。对于初创、成长期的企业,不单纯考虑销售规模和利润指标,更关注产品和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这也考验着银行对不同行业发展周期的专业把握能力;随着企业年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后续的授信审核则更多考虑传统指标,如企业的财务报表、运营管理能力等。
除了银行“练内功”加强对科创金融的专业能力外,科创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敢贷”、“愿贷”的政策激励和引导。记者从人民银行中关村中心支行了解到,该行自2015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监测评估工作”,通过设立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认定、退出标准,建立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为银行指明了科创金融工作中的发力重点,引导北京地区各银行加强科创金融领域制度设计。截至目前,北京市参评的专营组织机构已增至70家,2023年3月末,专营组织机构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和户数为1353.8亿元、3935户,同比分别增长11.2%、24.8%。
此外,人民银行营管部专门拿出一部分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创设了“京创融”、“京创通”专项再贷款再贴现产品,支持北京地区的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企业融资。同时,将货币政策工具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财政补贴、奖补资金、风险补偿等支持举措进行有机的串联。
科创金融的探索还在路上。从企业端看,目前贷款更多为短期流动性支持,如何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创新更多中长期信贷产品,是企业的呼声之一。
“我们的贷款都是一年期以内,现在公司订单持续增长,希望能够获得更长期的贷款支持,以避免企业因为还款压力,中长期战略执行受到影响。”王亚称。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近日表示,科创金融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信贷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改变过分注重财务评价、抵押担保的展业模式和思维定式,深入挖掘企业经营情况、技术储备情况和市场发展前景等非结构化数据;完善专业化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与保险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强化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发挥好相关市场主体几家抬作用,依靠政府机构、监管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共促共建等。